“ 迷你版紐扣式” 心電監護儀 將怎樣改寫你的生活?
1887年,英國科學家奧古斯塔斯·沃勒將實驗者的右手和左腳浸在盛有鹽水的盆中,與毛細靜電計的兩個電極相連,毛細管中的水銀柱高度隨著心臟的跳動而上下起伏,記錄在一張感光紙上,這是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心電監護儀。從那之后,心電監護儀不 斷發展,演變成 我們現在使用的笨重的醫療儀器。那么當心電監護儀 濃縮到只有紐扣大小,我們的生活將會發生怎樣的 變化呢?
心血管疾病作為國人健康的“第一殺手”,潛伏期往往具有 極大的“隱匿性”和“突發性”,《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 6》顯示我國有心血管病患者2.9億 , 平均每5個人就有1 名 心血管病患者,60歲以上的老年人 有40%-45%患有不同程度的 心血管疾病。對于龐大的患者群體來說, 心電監護儀能夠提供監測他們的日常健康,也能夠 及時的安全發現病情。
心電監護儀能通過采集心電信號、分析和診斷來 預防、診斷心血管疾病。但 只有 去醫院才能例行檢查,這對于普通一年才進行一次體檢的民眾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很可能 會耽誤就診的最佳時期。醫院使用的心電監護儀, 缺乏便攜性、系統性和實時性。很難對患者進行檢測、分析, 而便攜式的微型心電監護儀的研發恰恰解決 了這個問題。
作為健康智能化時代下的產物,可 穿戴式的“迷你紐扣式”心電監護儀可以實現遠程無線傳輸, 僅僅需要貼在胸腔上,就能實現實時監控。監測結果將會發送到移動終端上 。無論何時,只需要有互聯網信號,人體的心電圖就能被實時記錄下來,這意味著,“迷你紐扣式”心電 監護儀 會像哨兵一樣對心血管患者實時檢測, 患病者將處于高度安全的狀態,一單身體機能出現下降, 立馬能投醫治療,極大的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可穿戴式設備+互聯網,實現 對患者的的實時監測,很大 程度上發揮了預警效果。 在心血管疾病爆發性增長、年輕化趨勢明顯的當代, 70%的心血管疾病事件 都發生在醫院外 。醫療物聯網專家朗銳慧康認為 穿戴式 的智能醫療儀器能改變這個局面。 一款能夠隨時跟蹤健康的心電監護儀能讓人們足不出戶就享受到專業 醫護人員的 服務!
朗銳慧康 (
m.288388.com.cn)致力于提供實用的健康終端產品及技術方案,圍繞“
物聯網
+云健康”,打造醫療、健康、服務一體化數據平臺。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